本田SUV大优惠,12万直降,现在买划算不
一辆合资品牌的 SUV 从 21 万元骤降至 8.48 万元,这一降价幅度最近在车市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广汽本田 ZR-V 致在的这一举措,让不少资深车友直言“前所未见”—— 开了十几年车,谁曾想一向傲娇的合资品牌会如此大幅降价?然而,这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背后却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严峻挑战:2024 年销量暴跌 30.9%,仅售出 85.2 万辆,与 2020 年 162.7 万辆的巅峰业绩相比几乎腰斩,而同期比亚迪单一品牌销量就达到了 381.7 万辆,远超所有日系车企在中国的总销量。
这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,实际上是本田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的无奈之举。作为全球混动技术的先驱,本田的 i-MMD 系统确实技术卓越 —— 第四代技术的热效率高达 41%,馈电状态下油耗仍低至 2L,雅阁混动车型甚至能连续行驶 2000 公里无需加油。然而,当前消费者的关注点已转向纯电车型,而本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仅为 1.53%,如同一个偏科的优等生,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失去了优势。当比亚迪、特斯拉等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全力冲刺时,本田仍在混动舒适区中缓慢前行,待其反应过来加速时,市场格局早已改变。
8.48 万元购买一辆合资 SUV,对预算有限且重视品牌的消费者而言无疑颇具吸引力。尤其本田这套动力系统只需使用 92 号汽油,日常代步油耗低至 3L 左右,长期使用下来可以节省不少油费。然而,业内普遍担忧,这种“以价换量”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。“以前认为本田是可靠的合资品牌,如今售价比国产车还低,会不会因此降低品质?” 这种消费者心理可能削弱本田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价值。但对连续四年销量下滑的本田而言,保住市场份额成为当务之急,毕竟只有生存下去才有翻盘的可能。
事实上,本田的技术底蕴依然深厚,VTEC 发动机技术至今仍是许多车迷的情怀所在。然而,如今的年轻消费者购车时更关注智能座舱、辅助驾驶等科技配置,传统的机械优势已难以打动他们。幸运的是,本田开始借助中国技术加速转型,今年上海车展上宣布与 Momenta 合作开发“类似人脑思考”的辅助驾驶系统,能实现高速公路、城市道路乃至记忆泊车等全场景智能驾驶,首款搭载该技术的“烨 GT”车型计划于下半年上市。同时,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也将为本田的新能源车型提供可靠的续航保障。
在武汉经开区,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工厂已经投产,每 100 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车。这座占地 953 亩的智能工厂配备了 400 多台机器人和 260 多台 AGV 智能物流小车,从冲压到总装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。目前,该工厂已投产灵悉 L、烨 S7 等新车型,按规划,到 2030 年前,东风本田将推出 10 款以上电动车型,彻底摆脱对燃油车的依赖。虽然这一转型来得有些晚,但关闭燃油车工厂、全面投入新能源的决心依然坚定。
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现在或许是入手本田燃油车的最佳时机。除了诱人的价格,本田在合资品牌中的保值率表现一直不错,加之成熟的服务网络和配件供应,后期使用成本较一些新势力品牌更具优势。特别是那些更看重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,对电动化不太感冒的用户,这样的降价幅度确实难得。但购车毕竟是一项重要的决策,还需综合考虑维修保养、保险等隐性成本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